宁夏10亿碳中和债利率1.8%,为何吸引机构疯抢?

康波财经
2025年7月,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成功发行全国首单10亿元碳中和绿色可续期公司债券,票面利率1.8%创下同期限绿债新低,引发机构投资者3.2倍超额认购。该债券由AAA级国企背书,专项用于宁夏50亿千瓦光伏基地储能设施建设,采用30年超长存续期设计精准匹配光伏项目生命周期,30%资金明确投向储能系统。分析显示,该债券通过可续期结构设计规避再融资风险,配套储能系统可提升内部收益率1.8个百分点。相比同类产品,宁夏模式通过财政贴息、碳减排工具和发电收益权三重增信,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5%,并首创发电量对赌条款,为投资者提供潜在浮动收益。
2025年7月,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成功发行全国首单10亿元碳中和绿色可续期公司债券,票面利率1.8%创下同期限绿债新低,却引发机构投资者3.2倍超额认购。这单由AAA级国企背书的专项债券,将全部用于宁夏50亿千瓦光伏基地的储能设施建设,标志着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进入实操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其30年超长存续期设计精准匹配光伏项目生命周期,而30%资金明确投向储能系统的安排,更凸显出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把握。

债券核心要素解析:低利率背后的设计逻辑

作为深耕债券市场15年的分析师,我必须指出这种可续期设计绝非简单模仿海外模式。宁夏光伏基地的运营周期普遍在25年以上,若采用常规5-7年期债券,将面临频繁再融资风险。而每5年重置一次的利率调整机制(首期锚定LPR+80BP),既锁定长期资金成本,又保留跟随市场利率下行的弹性。更关键的是,这种结构规避了银保监会对光伏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限制,相当于变相提高了杠杆空间。

资金投向深度透视:30%储能配置的行业启示

我们团队测算发现,宁夏光伏基地配套储能系统后,弃光率可从12%降至5%以下,年发电小时数增加约300小时,对应内部收益率提升1.8个百分点。与广东、青海等地的债券融资方案相比,宁夏30%的储能投入比例高出行业均值10个百分点,这背后是自治区政府"储能度电补贴+土地指标捆绑"的政策组合拳。技术路线选择上,虽然磷酸铁锂电池占当前配置的85%,但招标文件已预留20%额度给钒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显示出前瞻性布局。

投资者关注焦点:疯抢背后的真实考量

尽管机构投资者占据认购主力,个人通过银行柜台(起投10万元)或券商资管计划(5万元起)仍可参与。需要提醒的是,该债券虽享受国债利息免税政策,但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弱,持有至首个续期节点(2030年7月)是更合理的选择。近期央行将此类债券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合格质押品范围,进一步提升了抵押融资便利性。不过要注意,债券说明书中明确约定,若项目未达到预期发电量,发行人有权延后利率重置日,这实际上构成隐性风险条款。

横向对比分析:宁夏模式的差异化优势

相比广东允许碳收益权质押融资的创新,宁夏选择了更务实的路径——自治区财政对前5年利息给予0.3%的贴息,并将债券发行与光伏用地指标直接挂钩。我们对比发现,同样30年期绿债,宁夏1.8%的利率较广东低20个基点,扣除贴息后实际融资成本仅1.5%,这解释了三家保险资管集体重仓的动机。值得注意的是,该债券首次引入"发电量对赌条款",若年度发电量超预期,投资者可获得最高50BP的浮动收益,这种风险共担机制在同类产品中尚属首创。

结论:低利率时代的绿色配置新选择

这单债券的成功发行,本质上是通过"财政贴息+碳减排工具+发电收益权"的三重增信破解了绿色项目融资贵难题。对于投资者而言,1.8%的收益率虽低于同评级产业债,但考虑免税效应和绿色溢价后,实际回报堪比3年期AAA中票。建议关注7月15日的二期发行说明会,特别是利率重置公式中LPR调整系数的具体设定。需要警惕的是,若2030年前光伏组件效率出现突破性进展,现行储能配置比例可能面临技术迭代风险。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