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除外支付"落地,创新药ETF还能涨20%吗?

康波财经
2025年医保局"除外支付"政策正式落地,创新药板块迎来重大变革。政策建立三级支付体系,患者自付比例可降至30%以下。同时,恒瑞医药PD-L1单抗获FDA加速审批,推动板块单周涨幅12.7%。当前板块PE(TTM)28.3倍,处于估值洼地。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策红利、资本流入和技术突破三重共振。专家建议关注进入多省商保目录的品种、临床成功率高的企业和具有国际授权能力的企业。短期可重点关注恒瑞医药、荣昌生物等ADC国际化平台型企业。
2025年7月,医保局"除外支付"政策正式落地,标志着创新药板块迎来历史性变革。政策明确对临床价值高的创新药实施三级支付体系,患者自付比例通过商保补充可降至30%以下。与此同时,恒瑞医药PD-L1单抗获FDA加速审批,叠加创新药数据服务平台上线,共同推动创新药板块单周涨幅达12.7%。

政策解读:支付破冰如何重构行业逻辑?

医保局新规将23个临床急需创新药纳入丙类目录,建立"基本医保保底线(30%-50%)+商保动态补充(20%-40%)+患者分级自付(10%-30%)"的创新支付机制。
  • 典型案例:复星凯特CAR-T疗法通过平安健康险直付通道,患者实际负担从49.8万元骤降至14.3万元,降幅达71.3%
  • 地方差异:厦门采用"即申即享"实时结算,无锡则实行"总额控制+动态调整"精细化管理

申报实操中的三大隐形门槛

据医保评审专家透露,2025年首轮申报通过率预计不足40%,主要卡点包括:
  • 临床价值:需证明相比现有疗法具有≥30%的生存获益或安全性优势
  • 经济性评估:要求QALY成本不超过当地人均GDP的3倍
  • 创新性门槛:设定为全球前5个同靶点上市药物

投资价值:三重共振下的黄金买点

当前创新药板块估值呈现明显分化:
  • ADC药物:研发企业平均PS 8.7倍
  • 双抗平台:平均EV/Revenue 6.2倍
  • CAR-T疗法:仍处亏损状态,但市净率中位数达4.3倍

专家问答:直击投资者核心关切

这轮行情是昙花一现还是趋势反转?
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明远:不同于2018年"带量采购"引发的估值重构,本次行情有三大支撑:
  • 支付端改革释放真实需求
  • 国际化突破打开增量空间
  • 技术代际差显著缩小
参考美股XBI指数走势,预计行情至少持续至Q4医保目录调整窗口期,头部企业估值有望修复20%-30%。
如何评估CAR-T疗法的支付前景?
健康险产品设计总监李雯:"疗效挂钩分期付款"模式已验证可行:
  • 首付30%获得治疗
  • 12个月无进展再付40%
  • 24个月持续缓解支付尾款
南京试点数据显示,该模式使患者中断治疗率从38%降至9%。

结论:把握结构性机会的三大维度

建议投资者建立三维筛选框架:
  • 政策响应度:关注进入5省以上商保目录的品种
  • 临床兑现力:选择临床III期成功率超行业均值15%的企业
  • 国际定价权:License-out首付款超过1亿美元的deal更具含金量
短期可重点关注恒瑞医药、荣昌生物等具有ADC国际化能力的平台型企业。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