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现金贷暴力催收?这些维权,别做任宰羔羊!
融360 2018-4-6
在2016年是属于现金贷刚开始的阶段,而在2017年则是现金贷最风光的一年,也是绯闻被传出最多的一年,在2017年不少网友已经领教过暴力催收,而不少的网友认为这一情况是现金贷所作所为,不过是逾期了而已,不需要使用那么残暴的手段。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现金贷一般不会催收,在2017年也有行内人员发声称:现金贷敢把钱借给你们,就不要要不回来,那是因为监管部门还没有正式整顿这群毒瘤,从一开始的裸条时间,在到校园贷引发学生自杀等等新闻被媒体曝光后,现金贷进入了社会的焦点重点之一,不少的人认为现金贷就是高利贷,其实你们...

在2016年是属于现金贷刚开始的阶段,而在2017年则是现金贷最风光的一年,也是绯闻被传出最多的一年,在2017年不少网友已经领教过暴力催收,而不少的网友认为这一情况是现金贷所作所为,不过是逾期了而已,不需要使用那么残暴的手段。

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现金贷一般不会催收,在2017年也有行内人员发声称:

现金贷敢把钱借给你们,就不要要不回来,那是因为监管部门还没有正式整顿这群毒瘤,从一开始的裸条时间,在到校园贷引发学生自杀等等新闻被媒体曝光后,现金贷进入了社会的焦点重点之一,不少的人认为现金贷就是高利贷,其实你们这样认为是对的。

在2017年之中,多个现金贷利息收费已经超出央行规定的范围,并且对学生进行放贷,导致多人受害最后逼的监管部门出手整治这一现象,而截止今日,现金贷是被整顿了,超利贷却仍在大量的放款。

由于近期多次报道过多次超利贷,我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超利贷,超利贷是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第三方平台,例如:借贷宝、米房、51掌上宝、等平台进行放贷,完全属于个人放贷行为,则由第三方平台代替其催收。

放款人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在网络上大量放贷,利息超出高利贷的范围,借3000七天利息高达600,所以被网友们称之为超利贷。

那么面对这些明显违规的高利贷,我们要到哪里去维权呢?面对暴力催收该怎么做呢?千万别做任宰羔羊,互金协会已经出手了,并且推出了新规,为借款人所设的一项规定,合法的保障了借款人的权益。

让那些被高利贷已经超利贷暴力催收的人有一个维权的渠道,现金贷明目张胆的放着高利贷,从未想过有今天的结局,出现新规的那一刻,不少违规的网贷都蒙了。

接下来小编教大家如何进行维权,保障自己的权益,免去暴力催收之苦,适当的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而不是面对这一现象做出一些傻事,父母养我们都不容易。

第一个渠道:通过司法途径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

“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

“对涉嫌恶意欺诈和暴力催收等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及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切实防范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当违规网贷违反《催收公约》的任何一条约定,并且性质恶略的可报警处理。

第二个渠道:通过投诉平台

21CN聚投诉,是公益性的网络媒体投诉服务平台,同时接受政府资金支持,不利用投诉接受商家广告投放等付费合作,不搞“潜规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聚投诉严格要求投诉人:依法投诉,诚信投诉,文明投诉。禁止将各种网络恶习、陋习带到聚投诉。

所以,在聚投诉进行投诉某些网贷平台存在的违规操作行为,监管部门会重视每一位投诉者的投诉进行严肃、公平、公正的处理,对于超利贷在聚投诉平台属于比较泛滥的情况,但是聚投诉同样处理。

第三个渠道:通过互金协会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对网贷存在的乱象有权进行管理与整顿,今年3月2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的发布,对于催收、利息、违约金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债务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超过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互金协会发布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超出法律规定部分不得催收。

所以,互联网协会对于暴力催收行为是强烈反对的,如果不清楚互金协会的可以进行百度搜索《催收公约》即可搜索到相关规定。

对于现金贷的跑路,不少的小额平台在面临倒闭之前,想收回放出去的资金,因此找了一些手段比较狠的讨债公司进行合作。

这类公司把互联网当成法外之地,没有看在眼里,导致全国各地多个借款人面临凌辱,被侮辱,恐吓、以及P图、爆通讯录的情况,综上希望被高利贷,现金贷,以及收取砍头息现象,暴力催收现象,可以进行投诉,别做任宰羔羊,也别做傻事。

小编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远离网络赌博,远离网贷,并且宣传此精神,尽早将这网络两大毒瘤清除,还互联网一片净土。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