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篇题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推文在朋友圈疯转。
今天的文章,小编想谈谈自己对这篇推文的看法。
1
作者在这篇推文中写道:
仅仅三年,她(胡玮炜)就把企业,做成了当红的创业公司。这次收购,她可能从中套现15亿以上。
从后续报道看,胡玮炜很可能没套现这么多,甚至说能拿到的很少很少。
推文不仅描绘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还狠狠“怼”了80后。
“而现在的80后,多数都在做什么?
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中年都如约而至。”
坦白讲,作为80后的我,看到这段话,并没有直击灵魂深处的痛感。
我所想的是:
写这段话的作者该是怎样的人?他是否一骑绝尘、白衣胜雪?如果不是,他为何有这样的勇气与魄力说出上面这段话?
2
针对这篇文章,韩寒发表了大段评论,其中一句“它已经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
深以为然。
首先,没有套现15亿就被抛弃了吗?
我以为,人类生活的终极目的是幸福,谁走在幸福的路上,谁拥抱了幸福,就没有被抛弃。
其次,拥有金钱就一定幸福吗?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认同钱在我们获取幸福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绝不是有钱等于幸福。
关于幸福的讨论千千万万,我仅表达自己目前的观点。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也不同。
我们能做的,就是设定好自己的幸福目标,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得。
3
“套现15亿”文章的可怕,并不仅仅在于贩卖焦虑、制造恐慌。
而是有可能将一些人引向歧途。
借用韩寒的话,“若你义无反顾,内心坚定,而且性格就是如此,那你做好吃苦的准备就去干一番。”
“但如果你看了那篇文章,心潮澎湃想要去抛弃其他同龄人,以这样的定力和心智,去开公司,估计也只能春夏秋冬,造福房东。”
希望朋友们不要受这篇文章的“蛊惑”,而在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改弦易辙。
4
人生不易,活着是场修行。比起不停的焦虑和恐慌,我更希望你活得松弛些。
这种松弛并非要你超然出尘,而是努力构建安全边际后的游刃、自如。
月薪3万的年轻人,很可能焦虑。
但如果他月入3万的构成,不仅是工资,还有房租收入、理财收益,甚至说他的房租收入、理财收益远超工资,他的焦虑程度可能很轻很轻。
这就是理财投资的作用。
我所理解的理财投资,就是构建持续的现金流,从而形成一套合理的系统。
我们所要做的:
不仅是提高工资收入,更要将收入变成可以生钱的资产。
可以生钱的资产越多,越优质,生出的钱越多,我们就更能不焦虑,就更松弛。
祝我们都有不焦虑的人生~
将花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关注:财秘笔记,回复“花呗”获取。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