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在正规机构申请贷款时,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身份证明,其中包括贷款人的个人信息、身份证信息、手持身份证照片等多项身份证明。最后,网贷机构还会通过申请人实名手机的验证码做最终确认。
通过这一系列严谨、复杂的审核最终才有可能向申请人发放贷款,贷款资金将打入申请人名下的储蓄卡中。在这样的审查下,很难会发生个人未申请贷款,金融公司强制客户贷款的情况。
但是对于不正规的贷款机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贷款机构可能会泄露客户个人信息;另一方面,甚至有不法工作人员利用客户信息进行非法贷款。也就是常说的“被贷款”。
除了不正规的贷款机构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银行用户也并不是高枕无忧,前几年央视曾经曝光地方企业需要贷款,但企业资质不符,儿银行内部人员则通过暗箱操作寻找信用良好的客户成为了“替罪羊”,而不知情的客户就莫名其妙的“被贷款”。
一旦发现自己不幸“被贷款”,首先要向贷款机构了解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报警或及时和贷款机构协商并保留有效证据,证明自己是“不知情、无责任”的证据。例如:与贷款机构的通话、聊天记录,签名字迹、拍摄影像等等。
如果在没有办理贷款的情况下收到了催收电话,首先要到个人征信管理中心官网查询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检查自己名下是否有被贷款的情况。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高度透明,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事发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不要轻易信任他人,泄露自己的重要个人信息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