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网贷圈的都知道这段时间圈子最火的事情就是沃时代平台清盘了,惋惜的同时多了几点思考,想跟大家唠一唠。
按照平台公告,沃时代清盘退出原因有三:第一是:资产逾期和坏账太多,平台扛不住了;第二:交易额减少,收益减少,平台入不敷出;第三:合规成本太高了,平台无力承担。
总之就是公司赚不到钱,还一直往外贴钱,走不下去了无奈清盘退出!
这几个月,网贷“变故”还真不少,从城城理财被经侦到善林暴雷再到沃时代清盘,投资人也是风里来雨里去的。
但在面对这一波波风浪时,投资人该要有些反思了。
1、投资,要永远保持对风险的敬畏
沃时代,很多朋友肯定听过,可能还投过,因为去年不少大v以及第三方专业网站都推荐过,很多网贷投资人出于对大V的信任都大批跟投过,现在普通投资人踩雷了,经验丰富的大v也踩雷了。
这个时候很多投资人开始否定大V能力甚至质疑整个网贷行业,丸姐觉得这就有点激进了,毕竟这是概率事件。
没有谁有本事能预测一个平台的未来,经营一家公司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连上市企业都会破产,何况面对如此多挑战的网贷,对吧!
这个时候你应该反思,盲目跟投的同时:你是不是骨子里已经没有了对风险的敬畏。
很多投资人见人就喜欢问:“这家平台如何,跟投会不会踩雷?”要丸姐说当然会。为什么?因为没谁是神仙,大家都是普通人。专家只能尽量把风险降低,但他们不能消灭风险,跟投前,自己应该多一点理性。
比如,面对大V推荐,你可以4分信任,4分自我考察(自己多研究平台资产,主动学习网贷知识,不懂多问)2分交给直觉(这个直觉可以是你对这家公司的整体印象,包括团队,老板,员工的面貌,素质,因为经营者决定了一家公司成败)
投资跟风险是息息相关的,有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风险无知,对风险视而不见,更怕因为无知无畏在投资中做出不理性的决定。
投资,要先抛开一切舆论,把理性和对风险的敬畏放在第一位。
2、我投资的平台合规意识强吗?
沃时代在清盘的前一刻,都未接入银行存管,在投资人教育里,我们以前反复强调,选平台的第一个条件:上了银行存管。银行存管是合规路上的标配,如果一家公司到现在还未接入银行存管,猜测两个原因:1.合规意识淡薄,不想合规了,省下银行存管这笔钱;2.业务上有问题,所以导致银行存管无法上线。
银行存管有什么用?相当每个投资人在银行都有了自己的专属账户,每笔资金的去向都要得到本人确认、授权才能流进流出,这就相当于银行给投资人的资金上了一道保险,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所以在筛选平台时,一定要考察清楚平台的合规分数。
3、选平台,你货比三家了没?
投资前先问自己:这家平台靠谱吗?
愿意投资一个平台其根本就是对一个平台充分了解过。包括平台做什么业务的、主要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平台的运营模式、数据情况、外部舆情等等。
以前一位投资人说过一句话,丸姐特别赞同,他说“选平台就像买东西,也要货比三家,比过之后,才知道哪家更靠谱”。
但现在很多投资人随便看看自媒体推荐,甚至为了薅点羊毛或是看人家利息高,就大笔往一个平台重仓,这一点是非常不可取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多用点时间来考察不是坏事,投资最重要的是安全,你看往往沉稳的人最后成了赢家。
4、你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吗?
沃时代清盘有一理由 - 怪不ZF不让暴力催收,这真是命苦不能怪社会,金融本来就是以风控为核心,逾期是用风控来降低的,你家却把催收当风控简直本末倒置。
这个清盘理由也引起了很多自媒体大做特做文章,描述得似乎车贷的末路就要来了,不少投资人在看了这些文章后,惶恐不已,开始怀疑一切同类型的资产平台,认为只要是做车贷资产的平台就不能投!
那你也未免太玻璃心了。
如果仅仅用衡量一家P2P平台的标准,就判断一个行业的好坏,是非常不客观的,很多公司车贷做不起来,是因为没有保持初心,为了业绩,出现各种套路贷、诈骗贷,不查你查谁?车贷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不会经营的人。
现在车贷行业监管趋严是好事,肃清了行业才能给真正做事的人一个好环境。
尽管在如此监管强压下,车贷市场也是有增无减的,拒第一财经数据,整个2017年P2P车贷总规模为2477亿元,同比还增长了36.7%。这说明什么,说明车贷行业并没有走下坡路,而是走向了集中。
只要平台合规经营,把好风控这一道坎,车贷市场依旧是一片大蓝海,投资人不必被部分自媒体带偏了节奏。
投资是一门长久的学问,多一分理性,少一分任性,投资这条路才能走的更长更远,与你共勉!
关注微信公号有钱实验室(youqianlab),学习赚钱干货,探索赚钱秘密!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