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关于大学生借“校园贷”自以为不用还陷纠纷的事情,不少媒体已经报道过了。通过这件事情,侠姐觉得,这些大学生的财商,可能真的要补补了。
不过,令侠姐担忧的是,理所应当认为某种欠款不用还的(实际上要还)的人,应该不只是大学生群体。为此,侠姐梳理了一下现金贷中哪些钱要还,哪些钱不用还,哪些钱还了就要不回来了,希望各位老哥老姐们不要犯新闻中大学生们犯的错。
此处先祭出两大关键内容: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重· 点 · 来· 啦 ·
1.这些钱要还——还!还!还!
(1) 借贷合同约定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提到,“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中对利率的规定指出: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24%以内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下面两点:
1) 借款约定利率在年利率24%以内的利息要还。
2) 本金肯定要还。
此处需要强调,本金是指实际出借金额,平台从本金中预扣利息的话,本金按照实际到账金额计算。
(2) 借贷合同约定的逾期罚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
《规定》对于逾期利率是这样规定的:逾期利率由借贷双方约定,借款人依据约定支付即可。有几种情况,简单来看一下:
1) 逾期费用依据贷款逾期之日起未还金额的6%计算
这适用于借款利率和逾期利率都没有约定的情况。注意,再有平台狮子大开口,逾期费用随便要,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数字跟对方协商逾期费用。
2) 逾期利率=借款利率
如果借贷合同约定借款利率未约定逾期利率,那么逾期费用利率,可参照借款利率计算。
3)总计年利率不能超过24%
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平台可以跟借款人要,没问题。但是所有这些费用,也包括借款利息,也就是说所有借款成本加在一起,总计年利率不能超过24%。
所以,如果走到诉讼的地步,年利率24%就是上限。假如平台漫天要钱,肆意涨价,那么借款人完全可以告诉对方:法律规定我们可以不约。因为选择对簿公堂,对借款人来说,未必吃亏。
侠姐叨逼叨
法律从来不是出借方单方面的“尚方宝剑”,它同时也在维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所以,贷款适用法律,大家多多少少还是应该了解一下。如果对《通知》和《规定》内容足够熟悉,那么,借款人起码在跟平台协商还款金额时,有足够的“法律”底气,不会因为无法反驳对方提出的高额贷款费用而手足无措。
2.这些钱不用还——不还不还就不还!
(1) 借贷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
《规定》指出,“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这条红线大多数借款人应该都知道,侠姐不多说。
(2) 借贷合同约定的利息、逾期罚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
简单点理解就是,贷款的一切费用(本金不算)折算成年化形式,不能超过年利率24%。
别找借口说我要的是管理费、逾期费、违约金或者其他甲乙丙丁各种费,总之,你想的起来说的出口的所有费用名目,请加在一起折算为年化形式,24%是顶,不能再高。
这一点对老哥老姐们应该是很有帮助,因为太多人哭诉平台收取高额逾期费、管理费等,有的甚至比本金高出好几倍。
侠姐叨逼叨
那么,法律既然有借款利率上限规定,为什么有些平台或者催收还敢狮子大开口呢?
侠姐分析,他们应该就是凭借“信息不对等”来吓唬借款人,他们赌的是借款人不知道或者不熟悉法律规定,这也是为什么侠姐每次都说,如有必要,请咨询专业律师来应对平台索要高额费用的问题。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借款人如果要达到协商还款、减免利息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最好是“磨好手中的刀”,要么自己懂法,要么请懂法的人出面解决。
3.这些钱还了就要不回来了——好桑心好桑心好桑心
有部分借款人咨询过侠姐,之前没发现利息那么高,结果按照年利率34%还了好几期,多还的钱能要回来么?
不好意思,这点法律也是有规定的,借贷合同约定的利率在24%—36%之间的利息,已支付的借款人要求退回,法院不予支持。
所以,在还款前尤其是在借款前搞清楚借款利率,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侠姐叨逼叨
再说回开头的新闻,大学生以为校园贷是非法放贷不用还,导致惹上诉讼官司;还有很多人以为高利贷违法不用还,导致被暴力催收甚至也接到法院传票;还有人觉得凭本事借的钱根本就不用还,导致征信黑成炭,等等。
总之,贷款不是你想不还就能不还,法治社会,“还”还是“不还”,法律说了算。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有些非法贷款的确不用还的,比如人民日报点名的“套路贷”,但请注意前提,有证据证明你的贷款为“套路贷”。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