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老板们对老赖并不陌生,在一些公共场合,有时候会看到屏幕上播放老赖黑名单。
最近听说很多老赖在打听有什么方法,能从老赖黑名单里除名。其实,老赖之所以成为老赖,是因为他们拥有偿还能力,却拒不履行到期债务。
为了惩治老赖,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禁止老赖高消费:比如禁止住星级宾馆、禁止旅游度假、禁止坐高铁一等座、老赖的子女禁止就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禁止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等等……
这样看来,好像老赖的基本生活已经被封杀了。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老赖呢?
先来看一则事例:
王某向朋友借款5万元,并出示了借条。到了还款日王某有钱却不还,他朋友便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依法判决王某偿还许某5万元借款。判决生效后,王某仍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于是,他朋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人员多次到王某的单位进行现场执行,都被王某以各种理由推脱逃避还款。法院遂将王某纳入人民法院失信名单内,同时向工商、税务等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通报。
在黑名单的公告贴进王某所居住的小区和单位之后,王某的家人在舆论压力下,劝王某尽快还钱。最终,王某迫于失信黑名单和社会给予的双重压力,主动联系了朋友,偿还了所欠的款项。
很多老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沉溺于金钱带来的满足,因而没能权衡好利弊,忽略了自己将要承受的恶果,才走上了老赖的道路。
其实,法律出台了各项严惩老赖的政策,但也不是给所有的老赖都封上了改过自新的路,法律给老赖开了一条“重新做人”的大道。
按照法律规定,以下两种情况之一,可以将欠债人从老赖黑名单中删除。
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也就是说,老赖依法执行了法院判决书,把该还的欠款及利息还清,那么系统将会从黑名单中删除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
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
另一种情况是“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老赖和债主商量着把钱还清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债主确认之后,黑名单自然解除。
虽说法律也会网开一面,但小象提醒:即使有这样的机会,还是不要做老赖更好!毕竟以后身边的人想再次相信改过自新的老赖,也会三思而后行的!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