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康波财经”(ID:youqianlab),回复“有钱”获取。
P2P“老赖”们的日子不好过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已将首批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正式纳入央行征信系统。以为法外之地的 “老赖”们将面临失信惩戒。
之前提到现金贷、P2P网贷都是贴的不上征信、不查征信的标签,因此也降低了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的顾忌,无形之中对今年6月份以来的网贷暴雷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影响。
此举对认真做事的P2P网贷平台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将有效化解P2P网贷平台风险。
“老赖”们日子不好过了
从去年年底至今,互金整治办、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屡次发文,着重引导借款人依法履行债务清偿责任,几次强调,将严厉打击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
8月8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
据报道,百行征信可向3900多家接入这一数据库的放贷机构提供服务。同时,网贷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还同步纳入了百行征信系统,供已签约的241家机构便捷查询。
业内人士介绍,这些P2P“老赖”们的信息,包括借款人的姓名或企业名称、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编码、手机号码、累计借款金额、逾期金额、是否失联等信息,将被4000余家金融机构掌握,按照法律规定,进入征信系统的“老赖”将被限制多方面权利,并在商业、出行、生活等方面剥夺部分权利,以接受信用惩戒。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多数平台出问题跟资产端存在密切的关联,之前受暴力催收的影响,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此的打击,暴力催收是得到了缓解,但网贷平台由于是信息孤岛,且对借款人约束力较弱,导致借款人还款意愿也受到影响。
有律师表示,以前网贷平台可以利用贷后团队或者外包的催收公司直接催款,但现在,“变成上门友好谈判、电话催收、法律诉讼、仲裁等方式。”
而对于平台而言,诉讼、仲裁是需要时间来处置不良资产,敏感时期,一旦投资人听到平台出现逾期就会恐慌,平台也因此出现挤兑危机,然后成了暴雷平台。
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正式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可算是及时对这个缺口进行了补救,将逾期记录接入征信系统,将是对失信人一种有效的催收手段。
此次统计、对接征信系统,将有效对恶意逃废债行为形成威慑,提升借款人还款积极性,更好地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欠钱不还,朋友圈精准曝光其行为
日前,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法院联手微信,对该市内欠钱不还的“老赖”推送到朋友圈,精准曝光!
法院联手微信根据地理位置、人口属性,锁定失信人周边人群,向其亲属、朋友,定向推送。一些老赖在当地成为了“名人”,大部分老赖也丢不了这个脸。更加威慑了欠钱不还之人!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