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贷款的电商不是好销售”,vivo进军消金界了
零壹财经 2018-8-8
概要

近日,据悉vivo正在组织建立消费金融团队,准备进军消费金融市场。目前,风控部门已招聘数人,产品等部门还在持续招聘中。据知情人士称,vivo已拿下相关网络小贷牌照。未来模式或将参考小米。


天下攘攘,皆为进军消金界?

自互联网金融兴起以来,消费金融成为业界宠儿。依托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产品方兴未艾,最近vivo也在招兵买马打算进军消金界。反观各大手机品牌,小米2015年即推出了“小米贷款”,今年5月份OPPO也开始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吸引手机品牌商加盟消金界的原因一方面是利好的环境政策和技术支持外,另一方面是消金业务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

首先,宏观环境因素。国家对消费金融表现出十足的支持,2015年银监会《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推广全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讲发展消费金融作为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另外,互联网金融技术不断成熟、相关法规不断完善,这些都为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其次,商业价值。消费金融业务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其中最重要的几点如下:

其一,提升用户消费能力、增强用户粘性。花呗数据显示,月均消费1000元以下的中低消费人群,在使用蚂蚁花呗后,消费力提升了50%。vivo手机一向定位于中低端消费人群,推出分期付款和小额贷款等业务,将有效提升客户群体的消费能力、刺激消费欲望。同时,老用户也会更倾向于购买vivo产品,也有能力对手机进行更新换代,新用户将会在对比之中选择更符合自己经济情况的产品(如能分期付款的产品),vivo不仅增加了用户粘性,也提高了同业竞争力。


其二,直接收益。从信用卡到花呗、白条、小米贷,用户无不在为自己的超前消费支付利息。而对于发卡方来说,则获得了应得的收益:用户选择分期付款产生的手续费、使用最低还款额产生的利息。如小米贷款目前采用的日利率计算,日利率为0.05%,贷1000元6个月期限的利息是52.68元。还有9个月,12个月还款期限,利息各不相同。手机行业一直都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在业务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时,消费金融业务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vivo和OPPO布局消金业务的关键因素。

其三,扩大销售。行业里有人说过,“不做贷款的电商不是好销售”。我们如果看信用卡的起源就会发现,最早诞生信用卡的不是银行,而是商场。商场愿意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提供分期付款和提前消费等业务,其目的是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电商们竞相开发消费金融产品,提供分期服务和小额贷款也是本着同样的目的。根据京东金融数据显示,今年618开始后一小时,京东支付笔数峰值为去年同比270%,白条交易破亿仅用49秒。辉煌的交易量背后,京东金融的作用不容小觑。vivo显然看到了消金对于销售的巨大作用。

参考小米模式,vivo的定位是否正确?

小米是手机品牌中做消费金融业务的先锋了。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同年9月推出了“小米贷款”。

小米和vivo都是做硬件业务出身,又都是国产手机的佼佼者,二者有诸多相同的地方,vivo参照小米的模式无可厚非。但又必须认识到二者有诸多不同的地方,vivo只有看清二者的差异,才能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首先,企业实力旗鼓相当,vivo不输小米。赛诺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vivo以3551万台居中国手机整体市场销量第二,比小米的2670万台多1000多万台;vivo销售额达693亿元,将近小米的两倍。理论上,在客户群和客户数据方面,vivo具有优势。

其次,营销战略不同,小米主打线上,vivo主打线下。小米的路线是网络营销,因此网商商城业务发达。与之相反,vivo自一开始就定位线下,线下门店和售后服务更强大。据统计,去年vivo的线下门店达25万家,小米之家在今年年初才突破300家。Vivo拥有强大的线下销售渠道,比线上更能掌控风险,为vivo开展线下分期付款业务提供了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vivo已经进军20个海外市场以及地区。《中国品牌出海CGI榜》显示,今年5月份中国品牌海外影响力排名中,vivo成功进入排名前三,远超百度、小米、一加、华为等众多厂商。布局海外消费金融,似乎别有洞天,不知vivo是否考虑过?

最后,业务布局尚有差异,商品丰富程度vivo稍显逊色。小米虽然是手机品牌商,但是业务铺陈十分广阔,从手机配件到茶杯、背包等生活用品,小米都极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而vivo商城结构单一,仍以手机及其配件为主要商品,所以小米商城的丰富程度远超过vivo商城。丰富多样的商城和消费金融能够良性互动、互相促进,而产品结构单一必然牵制消费金融的发展。因此,vivo需要在产品开发上更下功夫。


综上,vivo不能单纯模仿小米贷款的模式,而是要深入了解小米贷款成功的原因。灵活机动的制定发展战略,让门店、平台和贷款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

小米模式,vivo是否能采用?

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在用户画像及风险管控的关键环节多应用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在数据积累及应用方面,目前流行的是“从交易到金融”的模式,即把用户线上交易的各数据等作为金融服务开展的抓手,如蚂蚁金服和京东白条。小米开启了“从行为到金融”的模式,即注重用户的线上行为数据,并以此对用户信用程度和偿还能力等进行评估。

Vivo和小米一样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较高的用户粘性,因此具有采用行为评级的基础,但采用行为评级也会产生诸如准确性、隐私保护等问题。即便是小米也需要与更多的权威数据机构和第三方服务商建立合作,才能提升评级的准确性。因此,vivo的数据分析挖掘与应用机制该如何建立,还需要仔细考量。

关于你想知道的有钱花的最全攻略,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花”获取。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