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菠萝识财”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周末温商贷展期了,说是展期,其实就是清盘,目前已经出了相关的兑付方案,分三年兑付完毕;
还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草根也是差不多的套路,上周发公告说要展期三个月,香港上市也不会停,不好意思这个我还真不信。
而温商贷分三年兑付,如果真的能够按照它平台自己说的去如期执行,那也还可以了,关键是平台要没有假标,不涉及自融,这些都好说。(最起码出借人、借款人的债权关系是真实存在的)
1.
如果说清盘平台有良心,就会尽快完成兑付,如果说是平台的套路,那他们就会一直拖时间;
而另外一些准备清盘的平台在本身无资产的情况下,就只能去对一些债权进行催收,催收回多少就兑付多少;
但目前的大环境,很多网贷平台的借款人开始恶意不还款,抹黑平台,他们就希望平台跑了或者老板被抓了,这样他们也不用还钱了。
我上个月去过一家清盘平台,听平台实控人说,
“有借款人借着现在兵荒马乱的,混入了相关的投资人维权群体,扇动大家把平台搞垮,这样他们就不用还钱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我们需要尽量去识别,不能让老赖钻了空子。
为啥会频繁出现这些事情?
归根结底是违约成本太低了,当得知其他平台的借款人可以不还钱,那就可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看看,一去试,发现真的可以。
现在对于催收方面真的是太严格了,不允许暴力催收大家都知道,影响最大的是车贷行业,很多依靠暴力催收的平台因此做不下去了,其他类型的平台也或多或少会有影响;
大家都知道网贷平台借款基本都是不上征信的,很多平台都会雇第三方催收公司去催收,按照催回来的比例给催收公司钱,有的甚至是合作模式,但现在催收这行不好做,太难,成本也上去了;
举个银行的例子,银行的催收也是一样不好做,人家银行还上征信呢;
有个朋友在某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工作,听她说,现在每个月到了信用卡还款期都会有一大批人不还款,催收部门打电话,人家还会跟你哭穷,根本不想还钱,看样子,在中国当个老赖还不赖,我有钱但我就是不还。
都说网贷资产是银行不要的次级借款人,所以大家也知道为啥催收这么难了。
2.
说了那么多,大家肯定要问,“那我们就拿老赖没办法了吗?”
我们国家在个人征信方面确实不完善,但现在对于失信执行人的措施还是在慢慢完善的;
今年3月开始,有地方法院跟通信运营商合作,将失信执行人也就是所谓的老赖手机号进行彩铃定制,一旦有人跟他们有往来,听到他们这样的身份,必定会有所顾忌,一些老赖也确实会因此无奈还钱。
另外我们国家确实也在逐步完善个人征信,百行征信前段时间刚刚正式上线,这个是由央行牵头几家著名的征信巨头成立,也将对于老赖有着极大的威慑力;
欠债还钱肯定是天经地义的,那些现在贪图一时之乐的老赖,也终将会因为这些行为受到必要的惩罚。
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现在如果是失信执行人不能乘坐火车、高铁,不能向金融机构贷款,另外新规表明,老赖的失信行为会影响子女的入学、就职,所以很多老赖也会因此进行还款。
很多人讲,正常的借贷关系,只要借款人正常还款就能保证借贷关系链条很好的存在下去;
但现在的借款人已经开始破坏这一链条,所以还想稳定的运行下去不太可能。
3.
现在的雷潮,大家对于网贷投资的信心已经大不如前了,很多人甚至退回了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的时代;
说实话,这也正常,承受不了这个风险,那就去做能承受的理财方式。
上周写过一篇《一个时代的终结!这类理财产品即将下架……》,计划类产品很快将会退出历史舞台,“锁定期+债转”模式将不复存在,这样的结果势必造成网贷平台的流动性变差;
很多投资人为啥选择投资网贷,一个是门槛低,一个是流动性强,高周转;
3-6个月的中短期就能实现一定的收益,对于一些本金多的投资人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但现在得按照借款人的真实借款期限来发标,也就是说原来的流动性优势没有了,那势必会减少一批网贷投资人。
但是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得把风控做的更好,特别是个人信贷的话,个人征信也是我们必须放上台面讲的东西。
最近行业陆续有政策出台,帮助平台有序退出;
另外,有关部门也表示,如果有平台已经整改完毕了,那我们就开始申请备案吧,不排除最近会有一些平台的利好消息。
以后的环境肯定是更加干净的,跑路这个概念也基本就不存在了,有的只是能承受风险的出借人以及严格做好风控的网贷信息中介。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