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曾先生最近很苦恼,原因是银行卡里的一万八千块钱不翼而飞了,银行卡就在自己身上,怎么里面的钱就没了呢?
曾先生到银行查看交易流水,卡里的钱被分11次转入了一个微信账号。
这就更奇怪了!
自己的微信绑定了这张银行卡,那卡里的钱没有转入自己的微信,怎么会转入他人的微信呢?
不幸,就此埋下伏笔。
微信客服还表示,如果曾先生想要证明自己的钱被盗,那么需要曾先生进一步核实情况。曾先生表示很无语。
笔者对此事件有三个疑问:
其一:曾先生为什么不首先联系银行冻结账户?
曾先生的钱被分11次转入他人账户,这时候为什么不首先联系银行,将资金冻结,再考虑资金追回呢?
其三、手机运营商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
我不用了的手机号为什么又流通到了市面上?即便我没有注销,但运营商是否有权利动用我不用了的手机号?我对这个手机号的归属权、使用权在哪里?
第四、作为普通公民如何核实身份信息被他人绑定?
个人信息被贩卖在当今已经是个普遍现象,不少用户表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号、身份证号被他人冒用。而作为普通公民应如何通过合法渠道对信息进行查询呢?有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接此类事件?
无独有偶,面对同样事件,支付宝方面的做法就很人性化,在遇到同类型事件后,支付宝会首先冻结“疑似问题”账户,待问题查明后,在将账户解冻。
对于微信的这一处理结果,你怎么看呢?
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关注有惊喜哦~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