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再也不想投P2P了。”一位阿姨跟我抱怨。
她满心欢喜的投入,暴雷之下失望而归,每天在维权群刷信息,觉得又没意思又麻烦。
确实,这两个月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真是度日如年,生怕自己投的平台出问题,很多人的钱到期了也提不出来,只能干着急。
最近有些朋友也会留言问我:“某某平台最近到底咋回事?逾期了?提现那么慢?是不是出问题了?”
网贷平台的运营是建立在债权交易的基础上。
当投资者恐慌纷纷要求提前赎回的时候,就相当于在跟平台说,“我不借了,你快把钱还给我”,把平台当成了提款机。
可是,之前出借合同是约定过借贷关系的,对于借款人而言,他们既然承诺给利息,那就要到期才会还钱啊。
这就让平台很难办。
过去整个行业流动性好,债权少,资金多,债权之间可以交换匹配速度很快,所以债权转让提现也都非常快速。
但现在是低谷期,资金量急剧减少,导致债权匹配的速度会非常慢,没有新资金接手债权,自然卖债权的人就卖不掉,排队自然就产生了。
二、
可这样一来,就更会让用户恐慌并对平台的安全性产生质疑,疑心太重更令人患得患失,势必要找宣泄出口。
他们也许并不了解该如何分辨平台的好坏,于是干脆一棒子打死,认为所有平台都要下车,又纷纷忙着提现。
信任连同金钱一起就像韭菜一样被收割了,发帖指责,组群谩骂,甚至还有很不理性的用户直接去公司打砸威胁。
于是,形成一个恶循环。
我在这里面也更加印证一个事情:比起相信好的事物来,成年人好像总是更愿意相信坏的事物。
这可能是被“社会丛林法则”教育之后的自我保护:“做最坏的打算,尽力保全自我利益。”
这没有错,从人性角度看,人是自私的,永远以自己的利益为上。
所以,在网贷行业好的时候,哪家活动收益高,总有很多人冲进去;
在行业不好的时候,大家就比赛谁跑得快,行业死不死关我什么事,我只要能够先跑出去就行。
问题是:如果行业真的死了,谁又能好好的活着呢?
三、
有人问,那到底什么时候行业能挺过去?
我认为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1、监管要赶紧出台合规政策,让现在活着的平台一一对照,需要整改的地方赶紧整改,平台尽量上合规队列,才能够让用户的信心回来。
他们确实也在这么做,8月份随着各级监管部门先后发声,为P2P全面护盘。
8月8号,互金整治办发布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通知,直接将老赖送上失信人名单;
8月12号,互金,网贷整治办制定十项举措应对网贷风险,并且破天荒的在中央电视台播报;
8月16号,银保监会约谈四大资管公司,要求用真金白银化解P2P风险;
8月18号,网贷整治办发布108条问题清单,备案重启。
未来可能还会有一些平台因为不合规而下车,但整个行业的信心变得比之前稳定许多。
2、要看平台的努力,安抚好当下用户的情绪,并且尽全力对照国家的规则,做到合规。
根据数据显示,八月份暴雷的平台数较之前大大减少。
有不少公司的老总开始做直播,让更多的人了解网贷的投资逻辑,以及平台的真实情况。
我看了几个,建议大家也去看看。
至少可以自己去近距离有所判断,而不是听人家看过后的再讲出来的二道消息。
可以看出,他们是想尽力把这个行业破损的信用危机缝补好。
毕竟现阶段的最大问题,还是用户不信任带来的流动性危机。
3、最后就是用户能够给予时间和信任,只要自己投资的平台资产端是安全的,那么就客观看待吧,·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参与挤兑后,流动性会慢慢好起来。
其实你看数据会发现,最近可以明显的看出行业资金数据已经开始回升了。
8月份,头部平台的资金已转正,且资金流入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非头部平台虽仍然在流出,但可以看出它有意触底反弹。
虽然外面大环境还是艰苦,但平台在努力振作起来。
希望未来都会更好吧。
四、
说实话,对于网贷这个行业,现在发声是费力不讨好,所以很多人都选择沉默。
可既然有朋友问,我还是决定来尽量客观的说一说。
在投资圈里,没有东西是完全没有风险的,我希望大家通过这件事,也对自己的风险承受力有个更清醒的认识。
如果你像阿姨一样,觉得这个程度的我玩不动,不想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嗯,那就别碰了,安稳,投资这个事情都是学会了再做选择,没学会就先观望。
如果你像一些选择在此时加仓的投资人一样,觉得可以一搏,选择激流勇进。
嗯,也挺好的,想追求高一些的收益就得去学习去承受。
至于我自己,持仓的几个平台,都没怎么做改变。
该吃吃该喝喝,该学习学习该工作工作,等着到期,陪伴走出危机。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