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清:金融科技赋能信用卡业务爆发式增长趋势明显
-- 2018-9-28
今年半年报显示,多数银行同业及理财降幅明显,在资管业务由于监管新规而短期承压背景下,高速发展的信用卡业务已成为银行中间业务的支柱。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信用卡刷卡交易量逾13万亿元,截至6月末...

今年半年报显示,多数银行同业及理财降幅明显,在资管业务由于监管新规而短期承压背景下,高速发展的信用卡业务已成为银行中间业务的支柱。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信用卡刷卡交易量逾13万亿元,截至6月末,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超过5万亿元,同比去年6月末的4.64万亿,增幅逾11%。

信用卡为代表的零售业务爆发,和金融智能风控技术的发展不无关系。作为赋能金融科技的中概股公司,、简普科技(NYSE:JT)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叶大清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的判断是,金融尤其是零售金融业务上最大的问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消费升级与供给端的适配矛盾,而科技赋能正在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金融在线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消费者的金融消费需求在不断升级。”叶大清介绍,简普科技二季度信用卡相关业务成为业绩的最大亮点,交易量同比大增167%,达到160万张,信用卡推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56%至1.49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0.41%。

简普科技母公司目前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开放贷款和信用卡信息资讯搜索、流量推荐平台之一,在具体的合作模式中,及简普科技为银行信用卡中心、消费金融公司等输出流量导引、大数据、人工智能风控技术等一站式风险服务。

传统金融机构的零售业务尤其是以信用卡为代表的业务近年来大扩张,首先面对的问题是缺流量、缺数据、缺智能风控。在业内人士看来,营销部门希望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获客;风控部门希望严格前端审批和授信、坏账率可控。叶大清举例“天机”智能风控系统,通过风控前置、将反欺诈策略部署在流量前端,运用前筛模型进行精准客户触达、联合建模构建风控模型,线上发卡逾期损失能做到大幅下降。

具体来看,类似于这类第三方流量方,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能形成多个闭环数据,比如注册用户申请多个产品,小贷、信用卡、P2P以及分期类贷款,用户授权的交易类数据、相关征信数据、操作性数据,比如用户申请了哪几家、审批被拒原因、是否逾期坏账、是否多头共债,形成大数据风控的X轴线;同时,注册用户交易活跃时间,持续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期观测,形成了大数据风控的Y轴线。

叶大清称,由此,通过智能获客(前筛模型、客群识别、授权抓取),智能风控(比如信用评分、风险标签、信用报告、联合建模、社交图谱等),智能监控(失联预警、信用恶化预警)、智能催收(催收机器人、智能质检、智能分案),简普科技这类第三方平台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风控。

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和第三方赋能金融科技公司正在打通边界、加强开放合作。叶大清认为,金融机构具备资金、产品、投研分析等实力,而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比如流量方拥有天然优势优化风控效果,边界打通将更利于打造多层化、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满足民众金融消费升级需求。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