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都有车抵贷业务,信贷员只有了解车贷风控管理相关的知识,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订单。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一下车抵贷的相关话题!
风险控制是每个车贷企业的重中之重,从车贷风险管理整个生命周期角度来看,车贷企业的风控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1.贷前审核
贷前审核包括信用审核和资产审核,通俗的说就是审人和审车。
现在有两类车贷公司,一类是只审车(借款人的情况不是重点,重点是审车),另一类是既审车又审人(对人的信用要求更高)。
不管是哪一类公司,都会面临以下风险:
第一类欺诈类风险:可以说欺诈类风险是车贷行业最大的风险,由于借款人目的就是为欺诈,逾期率自然会很高。
第二类信用评估风险:大多数车贷公司有自己一套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评估技术,但由于各自情况不同,加之信用管理维度缺失、不合理,车辆价值、信用状况、工作及经营状态、家庭稳定性、负债状况、有无恶习等核心信用管理维度没有落实到位,导致贷后风险。
第三类操作风险:很多公司没有独立的风控线,部分风控流程业务人员参与,风控流程执行不到位很容易产生操作风险,如车辆价值评估失误、 GPS 安装设置不合理、备用钥匙遗漏、保险过期等。
第四类过度负债风险:单独强调是因为具有普遍性,很多跑了的高危客户都是非理性过度负债状态,很多公司对借款人同行负债评估不重视,借款人最后把车辆二次抵押(质押车辆),最后结果人车两空。
2.贷后管理
一般公司认为前期审核完成,风险可控,随便装个 GPS ,出了问题拖车就行了。但当你发现还款逾期后,再去找车, GPS 离线或者已被拆除,或车辆质押给了二押公司,无法拖回。
其实,借款人违约前,可以通过专业的汽车金融 GPS 风控平台进行风险管理,提前发现风险:
1.借款人的车辆在敏感地点停留,风控人员应及时介入核实,发现借款人正准备将车辆进行二次质押给另一公司,可以和该公司商量,给予对方应得利润的情况下将车拖回(一般抵押合同中都会约定禁止将车辆二押,这种情况属于违约的一种),产生的相应费用由借款人承担。但是如果发现不及时,二押公司已放款,就不好处理了还会造成人员冲突。
2.借款人预留信息是假的, GPS 的轨迹分析和停留数据分析是完全可以提前发现的,多数欺诈类客户都可以被筛选出来。
3.借款人的行驶习惯突然改变,大多数情况下是出现风险的预示,可以通过专业的汽车金融 GPS 风控平台及时发现,并尽早介入。
车贷坏账在逾期前能从很多数据中表现出来,发现的越早,造成损失也越低。
3.逾期催收
很多车贷公司(平台)贷后监管的手段,就是贷后风控人员每天看看 GPS 是否在线,然后是否有还款逾期。如果出现离线或逾期,电话联系借款人,并视情况决定是否拖车或上门催收。
4.车辆处理
这样做贷后监管,如果车辆数量不多(小于 20 辆车),也没什么问题。但假如车辆数量超过几百两辆,就会非常不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员问题
如果只是看看车辆 GPS 是否在线,贷后风控不需要多少人。但如果要从 GPS 定位信息中发现风险,使用通用 GPS 平台管理几百上千辆车,至少需要 4~5 名风控人员对 GPS 数据进行分析。
2.管理问题
随着贷款车辆的增多,监控人员的增加,人员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处置管理都会成为大型车贷平台贷后风控的难点。
3.效率问题
每个大一些的车贷平台都有自己不同的贷后风险排查方法,苦于无法通过系统有效的进行分析和呈现,导致效率低下。
4.成本问题
由于上面种种问题,导致车贷平台的各种成本不断上升,比如风控人员成本不断增加、管理成本不断增加、违约和坏账越来越多,车贷企业利润越来越薄。
5.及时性问题
可以说车贷贷后风险越早被发现,最后的坏账发生的可能性越低。对方刚准备跑路或者准备拆除设备,就被发现,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就目前来看,现在车贷平台普遍使用两类 GPS 平台,一类是通用型,一类是专业型。小规模车贷企业使用通用型的比较多,主要是价格便宜,管理车辆数量较少,一个人足以。稍大一些的车贷平台都会考虑使用专业的汽车金融 GPS 定位风控平台。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