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
贷款平台,只要是年化利率超过24%,我建议都暂停还款,将法律、道理问题,搞清楚了再还不迟。
小额贷款平台是指其使用自己作为放款人,针对社会大多数人进行小额信用资金借贷。那些助贷平台都不算小额借款公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任何牌照无资质的网贷公司,一类是由各地金融办发放小额贷款牌照的小额贷款公司。至于像捷信、中原消金、湖北消金等等,公司不属于小额贷款平台,他们是银监会发放金融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在这里不做过多讨论。
德先生开设了专栏《网贷那些事儿》,关注我后,可以订阅专栏,为大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并进行提供手把手的指导。
1.小额贷款平台同人行
征信有没有关系?
不论是否有金融办批准,以自己作为放款人的小额贷款平台都不能将借款人信息登入人行征信。因为他们没有取得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的金融牌照批准,而人行征信仅为这类机构提供数据和接入逾期信息。
但是也有例外,
支付宝借呗背后的小额贷款公司,京东金条背后的小额贷款公司是可以登录人行征信的。
2.如果产生借款逾期,法律上正确的处置方式是什么?
因为不能上人行征信,在民法通则上明确规定,如果借款不还,只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归还借款和利息。
A.如果约定的借款利率超过了36%,合同无效,返还本金,由法院进行判定适当的利息给付,一般不会超过年化6%。
B.如果约定的借款利率达到24%~36%之间,借款人给了也不能追回,没有给的部分,法院判决,最多按照24%给付。超出利率部分,不予认可。
C.如果约定的借款利率在24%之内。法院支持出借人的主张,判定借款人足额给付。
但是还有另外新的规定,如果出借人没有任何放款资质,并被法院认定为职业放贷人,那么其签订的所有合同都无效,判定返还本金,并由法院判决给付适当的利息(年化6%到0之间)。
所以如果借款人承担的是超过24%的利率,那还不如有法律来去裁决,否则有可能白给哦。
3.如果借款后不还,会有什么样后果?应当怎样应对?
既然小额借贷平台,同人行征信之间没有任何关联。那借款不还,不会影响到个人在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任何不良记录。
如果经过法院判决,借款人没有执行判决(最起码本金是要归还的),那有可能会进入法院执行局,经过强制执行,仍未还款的,有可能进法院
失信人黑名单,这个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也比较大。
那如果借款人事后发现,自己的借款利率已经超过24%。那还不如主动发起诉讼或者等待对方发起诉讼,因为法院判决最多也就24%。如果借款利率超过了36%,那更要积极的去法院诉讼了,如果出借人诉讼,那更要双手赞同,积极回应。法院是不会因为谁发起诉讼就偏向谁的,法院是按照自己的法律规定而公正裁决的。
该还的钱要还,不该还的钱就不应该还,让法律给个说法。否则智商有问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