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罗振宇们那么多的“知识” 为何你还在挤地铁?
何其韵 2020-1-3
听过罗振宇们那么多的“知识”,为什么你还在挤地铁?“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
听过罗振宇们那么多的“知识”,为什么你还在挤地铁?

“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

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

知乎果壳关注无数,

36氪每日必读,

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

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

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

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

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1、正确的废话

罗胖今年的演讲,我本来没关注,毕竟去年犯了那么多常识性错误....早上来听同事们议论,今年连新词也不造了,直接灌中华传统文学的鸡汤:躬身入局、我辈、攀岩模式、苟且红利、中国红利……我一听乐了,看来经济形势不好,造新词煽风都不知道往哪个领域煽,所以干脆煲点鸡汤,让人心怀希望。

有一说一,或许是去年翻车太狠,罗胖今年的演讲稳重了很多,说了一堆正确的废话。我听了也觉得十分共鸣,当时“他说的和我想的一样!”,回到家“感觉还是不知道怎么做”。

下面这段节选自演讲的案例,您品品:

得到大学的香帅老师发布了一本书《钱从哪里来》,2018年,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有73%,来自于劳动所得;27%,投资所得。

说的对,但是我怎么能多赚一点呢?

香帅说海归博士回国当教授,起薪一年50万,不少吧?对得起知识分子吧?但是这账一细算呢?扣掉所得税,每个月到手不到3万。育儿嫂听到了,震惊地放下手中的活:“啊,文化人挣得那么少?”没错,现在在北京,一个育儿嫂,纯现金收入每个月至少一万。

嗯,没错,但是这和上面的数据有什么联系?

中国人的财富状态,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人和人的连接,正在决定社会财富的创造、分配和转移。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这就得出结论了?大学教授和人的联结不比育儿嫂差吧?

然后,排比来了。

一个厨师,是只会埋头在后厨做饭,还是做了一道得意的菜之后,跑到前厅看看食客的反应,甚至聊几句。后者更可能成长为一个名厨。

一个程序员,是只会埋头敲代码,还是会主动加个用户的微信,聊聊使用体验?后者更有可能成长为CTO。

一个搞科研的,是只在实验室里守着设备做实验,还是愿意跟其他学科的人多交流交流?后者更可能获得科学突破。

谢谢罗老师举的案例。我承认,“一个程序员,聊用户体验的会比只会敲代码的更有可能成长为CTO。”因为在这个案例里面,并没有提到其余的变量:例如两位程序员谁的技术更扎实?不聊天的那位,是不是又在学新的语言?是不是回家开网络直播课,打造自己的IP?是不是正在酝酿下海?

懂了我的调侃,就明白什么叫正确的废话。

取得成就的路上本来就蕴含多重变量,仅仅从“交流”一个层面上提高,确实会做大其中一个子变量,但问题是其他的变量如何呢,你和罗振宇都不知道。这算是知识付费的陷阱之一,每次都丢给你一个点,他有错吗?没错,但就是不成系统;它没用吗?有用,因为思想观念本来就是潜移默化的,你从《得到》能得到,从朋友聊天那里也能得到,看书也能得到。

2、卖给你“永远在路上”的感觉

得到的课程,我听过一个《宁泽东的清华管理学课》,当时觉得还不错。但没有再次消费的动力。因为我觉得听完,只是发散了思维、增加了见识,并没能补充什么干货,事业上还是该怎样怎样。

当代社畜时间普遍碎片化,通过互联网学习当然不错,但听到的只是知道了,别人的方法论想变成自己的,不仅要在学习的时候当场联想过往案例进行复盘,有些不理解的知识,还需要以后碰到类似问题时,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最后进行归纳汇总。走完学习——实践——归纳,才算是吸收了。最怕是这门课也学了那门课也学了,结果听完就忘,消化不良。然后又奔向另一个新知识,觉得自己“永远在路上”。

人需要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状态,这恰是知识付费售卖的产品。

中国经济到了一个节点,就是从一个模式要转换到另一个模式,我称之为:从电梯模式切换为攀岩模式。

所谓电梯指的就是,那些稳定的、确切的通道。过去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只要搭上电梯,就能往上走,而且非常确定: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学历越高,就越能进好单位;进了好单位,就肯定比卖口红的挣钱多,今年这话,你在李佳琦面前再说说试试?

罗振宇以上的话戳中了不少奋斗人的心声,过去名校毕业意味着一张pass卡,然而他们出任CEO后依旧充满危机意识,“跑步机上看完最新的AI科技报道”“午休的时候听完TED演讲””他们都还保持着学生时代的勤奋,比他们更普通的我们,难道有资格休息吗?

互联网学习是一场刮不完的风,前年的“英语打卡”,今年的“派森编程”,文案我都替他想好了:8岁的小朋友都会改游戏脚本了,你还连EXCEL都搞不清。

然而,借用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知识不能简单地说“越多越好”,也不是“别人都在学我就得学”。

李佳琪懂编程吗?英语好吗?不妨碍他赚钱。

人最重要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所以处在一种迷茫无为的阶段,随波逐流希望补全自己的短板。

3、你到底想要什么?

很多人意识到,无论罗振宇还是吴晓波都有认知盲区,碎片化的学习也很难改变命运,怀着知识朝圣心态的人越来越少。

那么我们如何把命运交给我们的牌,打的更好呢?

如果用最世俗的标准来定义,收入越高,证明我们成就越高,为社会共享的价值越大。

采用香帅的数据,2018年,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有73%,来自于劳动所得;27%,投资所得。

提高劳动所得:

每个人经历、学历、平台、专业不同,在提高劳动所得上,都有自己各自的路径,这点上用不着笔者班门弄斧,不然我就成了罗振宇。

提高投资所得:

提高投资所得,一直我们强调的。因为人靠主动收入赚钱,太累了,不敢停。李佳琦卖口红,全年不休,生怕少播一天,就掉粉了。所以他挣钱以后买房去了。

你可以买房、炒股、买理财、炒黄金,都可以。只要在你的认知范围内。

我有个朋友就一直在看各行各业的报告,看各家上市公司的财报,我问他,你在炒股吗?

他说没有,先摸清楚了,再下水。

我问,那你现在配置了什么理财吗?

他说也没有,别的赚的太少不想看,存款基本就放着。

我一听立马郁闷了,现在的银行智能存款,利率4%左右超过余额宝,通过网贷之家注册投资新户,持有30天还能限时奖励+2%—6.6%。最重要的是,它仍然属于存款,受国务院颁发的《存款保险条例》保护,50万内本息保障。

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很重要,但没必要让放着安全的产品不投,让资金白白站岗,像这样智能存款产品,随存随取,又有条例保障,完全可以作为训练投资的第一步。

以投资1万元为例,30天叠加之家奖励后,收益就达到87多块。按打一次车30块钱算,基本够你打三次车。

祝你早日实现打车自由!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