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创业19年,他从身无分文到家财万贯再到负债累累

01    

昨天跟老李吃饭,酒过三巡,他的眼睛开始有了血丝。

他说:“阿文,你不是每次都问我,是怎么变成老赖的吗?今天,我就讲给你听。”

两个小时后,我看到了一段深漂27年从身无分文到家财万贯再到负债累累的跌宕起伏的人生;也看到了一个从小白到老板再到老赖的传奇人生经历……

02    

1992年,小平爷爷在深圳画了一个圈,并对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说:“特区的发展证明改革开放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此语一出,就像今天刷屏朋友圈、引爆微博的金句一样,立马火遍大江南北,人们纷纷疯狂南下淘金。

这里面就有老李。

老李带着满腔热血和兜里20块钱加入了深漂大军。

那个时候,深圳的公交线路还没有几条,更别说地铁了,深南大道还没有全线贯通,看起来破极了。

几经辗转,就在老李快要花光兜里的20块钱的时候,他终于在宝安的一家美资工厂里找到了工作。

刚刚20出头的老李,他单纯善良、勤劳肯干,学习能力强。很快,他便上手了工程师的工作,逐渐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工作越来越顺手。

03    

老李的第一桶金积累的很不容易,甚至有点心惊胆战。

有一天,他的主管找到他说:“我们可以私下接一点活,我们手里有技术,又有客户资源,可以拿到很不错的收益。”

如果做得好,平均一单能赚3000块,而他当时一个月工资才1500块。

老李一听,立刻就心动了,当即拍板就做。

1996年,他们接私活的消息终于走漏风声,总部对他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再这样再去估计迟早出问题。

老李心一横,便拉上几个人在外面开了个工厂,自立门户单干,专门做变压器。做电子变压器技术含量不高,所有的材料买过来开个模具就可以生产。

那一年,老李26岁。

老李说到这里,苦笑了一声,表情看上去很有那种“想当年我如何如何”的意气风发。但是,他马上干了一杯酒,再次哀叹起来。

刚开始工厂没有客户,而自己的资金已全部押了进去。

为了养活工厂,老李开始在路边摆摊买电子产品。早晨5点起床跑到华强北进货,6点要到路边去抢摊位,8点卖完货还要去工厂处理事情,直到晚上11点钟才结束手工。

这样的日子干了一年,工厂开始慢慢有了好转。

那时候拓展客户的方式很简单粗暴,晚上请工厂采购吃饭,饭后东莞逛一圈,然后再回到深圳,最后回家的时候一搭肩、一握手,嘴上称兄道弟都是面子工程,背地里塞红包才是关键程序。

老李就这样发了家。

还真应了那句老话:只要胆子足够大,挣钱挣到你害怕。

04    

发家之后的老李琢磨着怎么扩大规模。

刚好一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项目:氧化厂,老李一看利润高,投资小,就琢磨着弄个工厂。

那个时候深圳开始出相应的环保政策,准备严打不达标的企业。

他心想,将来这个行业一定吃香,于是在惠州投资建了个氧化厂。

让他没想到的是环保政策对企业严打是严打了,只不过都被大家送礼化解了。

这样一来,在惠州的工厂就失去了竞争力,彻底成了一块烫手山芋。

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人愿意接手这个工厂。

却没想到这个人中间使诈,圈了老李一大笔钱跑了路。

老李这次大出血。

05    

虽然惠州的工厂投资失败了,但是深圳的工厂勉强能够撑下去。

2009年,他开始做手机壳的生产。

那个时候智能手机刚刚见一点苗头,移动互联网的大潮还没有兴起。

做了三年的手机壳的老李, 也仅仅是能够维持生存而已。

工厂有利润就想多做这块业务,工厂没利润,他就少做这块业务。

快坚持不下的老李开始思考手机壳的业务到底能不能赚钱,要不要把这条线砍掉。

最后老李给自己的一年的时间,如果再做一年还不赚钱就砍掉。

2012年,iPhone4火了。

手机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那一年,老李工厂规模一下子就起来了。

iPhone4的火让老李看到了希望,他想着增加产量,开始变换思路。

老李回忆说,如果从那个时候稳扎稳打地光做手机壳,现在公司估计都能上市了。

06    

人的失败,大多是从诱惑开始的。

各种身边的人会给你介绍这个机会那个机会,却很少人能发现大部分时候那些都不是机会,而是诱惑。

让老李一败涂地的起因源于他的一位客户,不过老李的心里一直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

2015年,工厂稳步发展,这位客户建议他新增一条生产线,这样的话产量至少能够提升一半。

但是有一个隐患,当时现金流不是很充沛,投一条生产线的钱虽然够,只要过一段时间供货商把钱一结,这资金就转回来了。

2015年下半年股灾,受到股灾影响,他的几个供货商的货款一直结不了。

眼看再过1个月公司现金流就要见底,老李开始想新办法。

找了小额贷款公司借了100万,根据他的判断,最多三个月就能缓回来。

临近三个月一看,事情有点不对头。

货款还没结!

他把深圳桃源居的房地抵押出去又贷了200万出来。

最后没办法的老李,只能申请破产。

07    

按照公司法来讲,公司破产企业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仅仅在有限责任范围内承担损失即可。

简单的说,就是你亏了1000万,但是注册资金是100万,公司公账上的钱还完后,你只需要承担100万的有限责任即可。

当时老李占股60%,其他两人占股40%,于是他把另外两位股东的股份转给了自己,他一人承担了所有责任。

当拿出企业所有的钱的时候,他发现把所有的钱都发工资了还差80万。

老李刷爆了自己的信用卡,东拼西凑,借遍了所有他认识的人,凑了80万给工人发工资。

在这段借钱的经历中,老李着实地感受到了一把什么叫人情冷暖,只有自知。原来受他帮助过的称兄道弟的朋友们一个个躲的远远的;原来那些以他为豪,接受他捐助的村民们一个个防他的家人像防贼似的,饭后茶余还各种说道老李在外面干些不正当的勾当,不做正经事的人,恶人自有天收。

老李在出租屋的小房间里靠着三包方面撑了整整五天,没有一个可以联系得上的人。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老李一人扛下了所有的责任。

老李这人实在,一是一,二是二,说白了就是不会玩心眼,出了事情也不会自顾自己,因此在刀锋交错的商业战场上总是显得有点吃力。

08    

老板从此变成了老赖,老李风光半生,一朝谢幕。

2014年3月10日,《人民法院报》公布全国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是87079人。

2019年3月10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布失信被执行人数达到了13290141例。

仅仅5年,老赖人数翻了大约153倍。

毛主席喜欢把人分为左中右三类;老赖也可分为三类:

一是不知不觉地成为老赖。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网上借了一笔钱后不知不觉成了老赖。

没有风险管理意识,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毫不了解,也不关心自己的支出情况。

等到被强制执行为时已晚。

二是恶意老赖。

此种最为可恨,有钱不还。

杭州某公司销售经理宋某某诈骗公司600多万元后“自杀”,以为“人死债消”,实则是假死;

河南省西峡县一男子25年前借别人2500元,25年后还12500;

广东深圳市一男子为了逃避债务,亲手拿刀砍了自己的手指头以此威胁债主;

有钱恶意不还,我是老赖你来打我呀。

他们触犯了道德红线、触犯了法律底线,在世上苟活。

三是主动成为老赖的。

这部分人大多是企业家。目前,中国公司注册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家,如此庞大的注册数据必然会催生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

在优秀的企业家背后,必定伴有成片成片失败的企业家。

在中国,企业的平均年龄是2.5年,创业失败的概率在90%以上。

一个马云的成功,既有背后千千万万阿里人的推波助澜,也有前进路上千千万万的人的失败。

这些人没有成功地进入到大屏幕,甚至成了人人喊打的老赖。

虽然,英雄不论过去式,可是他们真真实实的存在着过。

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想还钱但是没钱还。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企业家也为社会贡献出价值的,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推动的。

在千千万万的北漂、沪漂、深漂大军中,不知道还有多少因创业失败,被迫成为老赖,再默默地一边背负骂名一边打工还债的人呢?

天地四方为江湖,世人聪明反糊涂。

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

有些人活着,其实早已死去;有些人死了,但他们还活着。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财经故事]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