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未来基金正式开售,一文教你正确投资姿势!

今天是五只创新未来基金开售的日子,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来说,值得投资吗?风险收益性价比如何?五只基金有什么区别吗?…

规划君请到了基金豆资深分析师孙龙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详细的给我们解答解答~满满干货,赶紧来看吧!

蚂蚁集团上市,有哪些打新方式?

9月18日,上交所同意蚂蚁集团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审核仅用时25天。9月24日通过港交所聆讯,于10月中下旬正式完成“A+H”同步上市。

根据最新消息,蚂蚁集团IPO融资规模可能达到35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对于蚂蚁集团,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这大概率会是一只肉签。那么,我们投资者有哪些途径可以参与蚂蚁集团的打新呢?

由于蚂蚁集团是“A+H”同步上市,因此我们既可以参与A股的打新,也可以参与港股的打新;另外还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的打新基金来参与。

在A股,蚂蚁集团是在科创板上市。但参与科创版打新,一是有50万资金的门槛,二是有2年交易经验的限制;另外,还需要持有上交所上市的公司股票,持有的金额决定了我们打新的额度,中签率相对来说比较低。

港股打新,相对比较麻烦。一是要开立港股的券商账户,二是打新是需要手续费,三是出金的时候需要港卡等。但港股打新不需要持有相应的股票市值,打新的中签率相比A股来说高很多,还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打新。

所以尽管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但是打新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今年以来,已经有很多人通过港股打新的方式赚到了不少的钱,比如农夫山泉等。

所以,我还是非常推荐大家进行港股的打新,而且随着中国股票回归大陆市场,以及新股票的发行,我相信未来港股还是会出现不少的肉签。

除了直接参与蚂蚁集团的打新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基金来变相地实现打新。

创新未来基金是什么?值得投资吗?

简单来说,所谓的“创新未来18个月”基金是指,能够参与蚂蚁集团打新、以创造未来为主题、封闭期为18个月的战略配售基金。

这5只基金分别来自华夏、中欧、汇添富、易方达和鹏华,全称为“XX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运作混合证券投资基金”。

这5只基金能够参与蚂蚁集团的战略配售,且大概率是专门为蚂蚁集团的上市而成立的。因为这5只基金配售蚂蚁集团的最高比例可以达到基金资产的10%,且这5只基金只能够在支付宝和基金公司购买,在其他代销渠道是买不到的。

9月10日上报,9月23日即获批,9月25日就开售。看这火急火燎的态势,基本就是为了确保能够在蚂蚁集团上市之前,把基金的前期工作都做完。

所谓创新未来主题,简单理解就是科技创新类相关的主题,如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等。

华夏创新未来18个月的基金合同中显示,“创新未来主题涵盖了把创新发展作为企业核心发展计划,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方式,坚持面向新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上市企业。

本基金将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以及新兴服务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尽管这5只基金主要是为了蚂蚁集团的打新而成立的,但是该基金并非只能参与蚂蚁集团的战略配售,未来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其他公司,它们仍然是可以参与的。

在新股发行中,战略配售作为一种打新的方式,其中签率和优先级都是非常高的。即使其最高的配置比例只有10%,也比我们手动打新要好太多了。

那么这5支创新未来基金是否值得投资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蚂蚁集团大概率是个大肉签,而且持仓比例最高能够达到10%。根据蚂蚁集团本身的能力,以及A股和港股历史上的打新情况来看,这一点没什么疑问。

其次,在封闭期内,股票占比为60%~100%,且其中至少80%要配置创新未来主题的股票。在当前看来,A股仍然有比较高的配置价值,且创新未来主题是一个长线很好的赛道。120亿的基金规模,也是比较合适的。

最后,可以帮我们变相实现科创板的打新,而且是通过战略配售这种高优先级、高中签率的方式,我们个人投资者参与的最低金额也只需要1元。

当然,认购创新未来资金也有一定缺点。

一是创新未来基金有18个月的封闭期,也就意味着我们买入后的18个月内,无法赎回。二是认购的费率是没有折扣的,但是通过Wind和支付宝查询,发现这5只创新未来基金的认购费率为0,暂不确定是因为数据的原因,还是就是没有认购费,大家认购时还是确认一下比较好。

综上所述,只要可以接受资金封闭18个月,是推荐大家认购这几只基金。

面对着5只基金,我们认购的时候,认购哪只或哪几只比较好呢?我的建议是,成年人不做选择题,全部都认购就好啦。

因为无论认购几只基金,资金总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无非是分成几份的问题而已。

至于说这5只基金,哪只更优秀,我认为当前并不能确定明显的优劣;而且即使现在分析得再好,未来的表现也很难说。

首先,5只基金的核心配置是一样的——10%以内的蚂蚁集团新股,创新未来主题的选股范围。

其次,当前可获得的基金本身的信息较少,只能对诸如基金经理、相关产品的历史业绩等进行分析,而这些信息对基金最终表现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毕竟,投资并不是一个多劳多得的事情,因此选择一个投入产出比高的策略,可能是更合适的。

当然,如果非要纠结哪个更好,我也给大家一些可参考的点。

核心因素,应该是战略配售的比例。毕竟打新的收益要远高于普通投资的收益。所以,选择获配比例最高的基金,是正确的选择。但这一点,在大家买的时候,大概率是不知道的。

其次是基金经理。5只基金中,除华夏外,其他基金的基金经理均有5年以上的任职年限,且职位相对较高,诸如研究总监等,可以充分借助整个研究团队的力量。华夏的周克平,任职年限仅为1.6年。

作为创新未来主题的基金,我们可以参考去年这5家公司发行的科创主题或科技创新类基金的表现。

其中鹏华和中欧均为科创主题基金,近一年表现相差不大;其他3家为科技创新基金,表现较好的是易方达,近一年82%的收益;表现较差的是汇添富,只有48%的收益。

汇添富、易方达和华夏,还参与了2018年独角兽基金的发行,由于这些基金债券配置比重较高,因此不再拿收益作对比,只是提一点,华夏没有参与人保的战略配售,而人保是贡献了超额收益的。

综上,如果大家不想全部都买的话,上面的这些信息可以作为一部分决策的参考。

还有哪些战略配售基金值得推荐?

作为一种比较方便的参与科创板打新的方式,购买战略配置基金是一个我们可以考虑的投资配置。目前而言,有三种基金可以参与科创板的战略配售。

第一种是我们俗称的“独角兽基金”,也就是在2018年7月成立的6只200亿规模的战略配售基金。

这类基金的投资配置以债券为主,所以比较适合想稳健参与科创板打新的投资者。截至9月23日,这类基金表现较好的是汇添富,16.33%;表现较差的是华夏,收益8.24%。年化收益大概在4%~8%之间,和增强型的固收组合表现相似。

第二种是2019年6月和7月陆续成立了11只科创主题基金。

这批基金可能吸取了6只独角兽基金发行规模太大的教训,所以全部采用了募集上限10亿元的限制,目前的规模也都在20亿以下,这11只基金除了华安以外,股票的仓位都比较重,所以充分享受到了过去一年多科技股的上涨行情,成立以来的收益率都在40%以上,最高的达到了93%。

第三种是今年7月和8月成立的6只科创板基金,他们的特点是投资范围更纯粹,80%以上的非现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股票,而不是科创主题相关的股票。

他们的规模基本上在30亿左右,目前刚刚建仓运行,后续的表现值得观察和期待。

当然,这三类基金都有一定的封闭期,两年或者三年。这对于流动性要求高的投资者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不过,幸运的是,独角兽基金和科创主题基金都有相应的场内基金,既满足了我们对战略配售资金的需求,也满足了我们对流动性的需求。

在新华社旗下中国财富网的直播活动中,我们的李扬帆老师讲到过战略配售基金场内份额的投资机会。购买这些基金的场外份额,我们会有3个收益来源。

一是科技板块上涨的收益,也就是贝塔收益;二是基金经理的选股收益,也就是阿尔法收益;三是打新收益,包括战略配售。

如果购买那些基金的场内份额,我们不仅能够享受到场外份额的这3个收益来源,同时还能享受到封闭式基金折价修复的收益。

所谓折价修复,假设折价率为10%,也就意味着场内的价格比基金实际的价值要便宜10%。但这个折价何时能够修复,取决于基金什么时候结束封闭期。

因此,如果基金结束封闭期的时候,基金不涨不跌,那么场内基金能够赚10%;如果基金结束封闭期的时候,基金涨了10%,那么场内基金能够赚20%。

场内基金存在折价的原因,是场外基金是有封闭期。在封闭期内,场外基金不能卖出,因此场内基金的折价可以看成场外基金流动性的补偿。

截至9月23日,独角兽基金的折价率都在2%左右,科创主题基金的折价率有8只是处于10%以上。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一直持有到基金结束封闭期,那么相比于购买场外份额,购买场内份额能够给我们增加一部分收益。这部分收益的大小,取决于折价率的大小。

大家想要配置的话,可以在场内买场内基金,当然有个前提是必须先有股票账户。我们聊回来几家券商,都是正规持牌公司,还有专属开户福利,想多开几个账户的伙伴,扫码开户即可:

创新未来基金今天就已经开售,起购金额为1元,只能通过支付宝和基金公司认购,募集规模上限是120亿,超过部分采用末日比例配售的方式决定。如果对以上基金感兴趣可以积极认购了哦~

来源:基金豆微信公众号(ID:jijinvip)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理财]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