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社交平台理财边界 给新基民更多“小确幸”

2020年是基金大年。然而,春节后A股市场出现调整,不少“新基民”仍被套其中。根据支付宝发布的《中国家庭理财趋势报告》,2020年新增基民中,有一半以上是90后。关于95后、00后“新基民”盲目入市、跟风“炒基”的争议被推上舆论风口。

基金和理财观念已在以95后、00后为主的年轻群体中得到认可,他们较早地意识到要通过理财来实现资产的保值甚至增值。这些“新基民”之所以选择买基金,也是因为认识到基金的风险高于储蓄,但低于股市,也深知自己在投资能力的缺乏和局限性,才会选择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应该说,95后、00后利用自己的储蓄和收入去做基金投资本无可厚非,但是,如何买、买什么、风险在哪里,能否自负盈亏,这都是新基民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社会各界也需要合力营造与时俱进的投教环境,让投资者能在基金投资中享受“稳稳的幸福”。

随着大规模年轻新基民的入场,无论是以知识类社区著称的豆瓣、知乎,还是以美妆内容发家的小红书,抑或是短视频平台的抖音、快手,以及深受年轻人欢迎的B站,几乎都变成了“养基”专区。

事实上,对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各类网络平台早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包括专业的财经和理财知识。基金购买也因此简单许多,10块钱就可以在支付宝或银行APP上购买,即便对于许多人望尘莫及的茅台,新基民也可通过基金产品成为其中的一名小股东。

然而,信息触达和理财操作日渐便利之后,更需要把握“边界”和“尺度”。作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社交平台,传播投资理财知识和技巧有其便利性,但若推荐和销售产品,则应受到监管的关注。此外,即便是简单地传播知识,部分博主的专业性欠妥,常出现夸夸其谈、内容错漏百出的问题,也需要引起网络平台的重视。同时,基金管理人也要努力发挥专业性,把基金波动降下来。只有全社会共同营造起良好的投教环境,投资者的理财投资才能有更多的“小确幸”。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发现更多 [财经事件] 相关文章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选择城市
关闭
当前定位城市
全国
热门城市
  • 北京
  • 成都
  • 长沙
  • 重庆
  • 福州
  • 广州
  • 合肥
  • 杭州
  • 哈尔滨
  • 南京
  • 青岛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厦门
  • 天津
  • 无锡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