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夜之间,两年涨上天的深圳,二手房调控居然成了全国的榜样。
第一个开始学的是上海。
3月19日,全国最权威的二手房网站之一的链家网,上海总房源量显示是38000套。
3月20日,显示总房源量只有16000套。
很明显,就是上海市场再火,也不可能一天销售一万多套,一定是另有原因。
很快,链家对此回复称,直接原因就是开始严格执行去年上海市发布的《关于房源发布合规性要求通知》。
根据通知要求,凡是二手房机构通过门店、网站等渠道发布的房源信息,应该明确标示房源核验编号及二维码。
如何取得核验编号呢?
要求就是必须将房源备案并提交房源核验申请,由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根据不动产登记系统与备案系统共享信息,对房源进行校验。
其中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房产证、身份证、产调,政府房产编码。
其中校验信息包括:小区名称、房屋所在区域、建筑面积、用途、抵押状况、拟售价格、受托经纪机构、核验编号等。
如果,你不能提供上述信息或者信息不真实,对不起,你的房源将在该平台下架。
而且下架的不止是一个平台,还包括安居客、58、赶集等几乎所有网络平台。
可以说,你的房源将被整个互联网平台拒绝。
当然这是对于个人房东而言,这是一个流程问题。
对于全上海这个城市而言,已经做好了学二手全面学深圳的前期准备。
2
几乎和上海严查二手房信息规范化的同时,3月22日突然而至的成都新调控也重点加入了二手房的部分。
以后的成都:
1、经纪机构不得受理及对外发布明显高于所在楼盘合理成交价格的挂牌价格,社会化网络信息平台要配合做好技术管控。
2、将先期重点对热点片区、热点楼盘的二手住房实际成交价格进行梳理,逐步形成区域网格化的二手住房参考价格,定期在市住建部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发布,用于指导二手房市场买卖、加强二手房交易管理。
不言而喻,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成都二手房市场开始成为下一个“深圳”的预兆已经很强了。
3
大家都急着学深圳,因为深圳二手房调控的效果真的很不错。
2月8日,深圳市政府在压力极大的情况下,出了一个二手房参考价格调控新政。
关键就是三条。
第一、政府定了一个官方认可的二手房小区价格体系,这个体系比现在市场上的价格普遍打了七折,明显偏低。
第二、在深圳你想挂出房源,如果价格明显高于这个价格体系,对外的价格显示就是四个字——暂无数据。
第三、即使你通过某种渠道把房子卖出去了,全款还好,只要是贷款。银行的评估价一律按照官方价格来走,这也就是说房东和买主认可的市场价格不重要,贷款执行的是官方认可价。那么直接后果就是贷款数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那少那一部分钱,谁出呢?
于是,整个深圳在新政出台之后的一个月,迅速陷入冷静期。
首先二手房市场持续低迷,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统计。
2月22日至28日当周深圳二手房网签量为834套,3月1日至7日为991套。
而新政出台前几周的周网签量在1900到2500套左右,市场成交降温明显。
此外,整个2月份深圳二手房网签量共计5272套,环比1月的8971套网签数据,近乎腰斩。
目前深圳二手房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甚至有中介开始转行别的职业。
可以说,一个“官参价”的政策,算是一下在把深圳这一轮房价暴涨问题给制住了。
4
回顾中国房地产的历史,特别是房地产的调控历史,对于直接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政府调的是三点。
首先是土地和新房。
通过增减土地的供应量,来控制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供求,从而控制整个市场的热度。
其次是新房。
控制开发商的成本、建设周期、买卖方法等方式,尤其是限价措施,来达到调控市场的目的。
然后是调控买房者。
进行限购,你在一个城市只能买几套。
进行限贷,首套贷款比例是多少,二套贷款比例是多少。
当然,在一些城市还有限离、限迁政策,本质上都是对于买房者的调控。
然而,在深圳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城市想到过,能对卖房者进行调控。
因为,房子一旦新房变二手,就变成了个人私产。
虽然我国法律上没有明确表示——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在各种我国社会改革中,都已经把它当做一个基本原则。
作为私产的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家想卖多少钱就应该让人家卖多少钱,只要是买家愿意,别人无权干涉。
这在本次深圳调控前,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共识。
然而,这就意味着房地产调控始终是不完整。
政府能调新房价格,能调土地价格,却无法调整二手房价格。
政府能调开发商,能调买房者,却无法调整二手的卖房者。
所以,从2017年开始,中国楼市却出现了一个哪个城市都无法解决的悖论问题——房价倒挂。
同一个区域,同一个地段,同一个配套,新房有限价,二手无限价,结果更受客户喜欢的新房居然比二手要低好几千元。
这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
在南京,一半以上的板块存在倒挂,倒挂金额每平方从5000-10000不等。
在成都,攀成钢的仁恒项目,房价倒挂可以达到总房价的三分之一。
在杭州的未来科技城,在苏州的工业园区等等,举不胜举。
等等,可以说从2018年开始所有高温不降的城市,多多少少和房价倒挂都有关。
而房价倒挂的根本性原因还是整个调控体系的bug。
因为政府是无权要求房东降价卖二手的。
4
但是,这一次,深圳政府很聪明的突破了这一调控bug。
政府无权调二手房房价,但是我能管住中介,我能管要求中介挂牌价进行限价。
有本事,你不用中介网上挂价,有本事,你把你的房源房价做成小广告再贴电线杆子上。
同样,政府无权调你的二手房价,但是我能管住银行,我能要求银行按照“七折官参价”确定贷款金额,因为房是你的,但钱是我的。
有本事,你能让买房客户把你的贷款差额给补齐,对于首付款恨不得都是借的深圳市场,看看市场上有几个买房者有能力补齐。
所以,这一政策立刻显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看广告,看疗效,一个二手房房价的调控,为下一场国家全面调控提供了一个极具创意的思路。
控二手,调一手,网上消灭高报价。
调贷款,防投机,慢慢降低高杠杆。
这应该是下一轮国家房地产调控的重点。
3月3日,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带队考察了四川成都和陕西西安调研督导房地产工作。
很快,成都出了调控,西安也出了调控。
尤其是成都对于二手房仿深圳的调控迅速开始执行,说明倪部长这次考察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推广深圳经验。
再加上之前,上海已经开始整治二手房挂牌信息混乱的问题,为出台“上海版”的二手官参价打好了基础。
所以,对于中国2021年,二手挂牌限价,官方参价贷款,已经成了热点房价城市的必选动作,对于中国房地产,中国将进入二手房严格管控时代。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