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支付宝里没钱了”,和“我微信里没钱了”,两句话说出来确实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这是因为支付宝在支付领域做得比较早,现在淘宝搜索“看故事”这个关键词,就可以看到你在淘宝的第一份消费,而这应该也是你最早使用支付宝的时候。我的第一份支付宝消费在2006年9月,那个时候还没有
信用卡,所以支付宝是和我的储蓄卡绑定的。使用支付宝的时候,钱也是直接从我的储蓄卡里面扣。也就是说,如果“支付宝里没钱了”,就相当于我的“储蓄卡里没钱”了。
后来支付宝又搞出来一个“余额宝”,由于利息比银行高,所以很多网友都把存款放到余额宝里吃利息。即使现在余额宝的收益没有最初时那么高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习惯把存款放在余额宝里。久而久之,支付宝也就和人们的存款挂钩了。在很多人看来,支付宝里没钱了,就像相当于没有存款了。
而且支付宝还可以开通“
花呗”甚至“
借呗”,能够当作信用卡来透支消费。如果“花呗”、“借呗”的额度也用光了,这个后果就更严重了。
而微信到2011年的时候才开始流行,微信做支付也就这几年的光景。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把钱存在微信里的习惯,比如我的微信钱包在累计了一定的金额之后,就会一次性提现。
虽然现在很多人也习惯了微信支付,甚至使用的频率比支付宝还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用微信付款的金额都不会太高,比如餐厅吃饭、超市购物,甚至买菜转账。都是几十元,上百元的交易,一般不可能把
银行卡的存款都花光。微信虽然也有类似“花呗”、“借呗”这样的透支功能,但门槛相对较高,用的人没有支付宝那么多。
而且微信里的钱基本上都是朋友之间、网友之间相互给的零钱,可能大多数人的微信钱包里只有3位数的资金,超过4位数的很少。这点钱平时吃个饭,买点东西可能就花光了。也就是说,“微信里没钱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常态,并没有什么可惊讶的。
总而言之,由于支付宝很早就涉足互联网支付领域,在很多网友眼中已经和“银行账户”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支付宝里的钱花完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事态。而微信涉足支付领域比较晚,人们在微信中存的钱一般不会太多,所以“微信里的钱花完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